2025-06-27 15:06 IB科技资讯
近期,生态环境部门宣传教育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企业ESG案例征集活动案例名单公示》,泸州银行凭借其创新案例《创新全民减碳"新途径" 打造跨界协作"新样板"》成功入选潜力案例名单。这一成果源于该行自2020年起与泸州市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共建的西部首个个人绿色积分体系"绿芽积分"项目。该项目通过采集用户绿色生活、绿色金融、绿色出行等多维度数据,建立了完善的个人绿色生活积分体系,为全民碳普惠机制的构建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有效推动了双碳目标的实现。
碳普惠机制创新引领全民减碳新风尚
泸州银行在推进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担当,通过"绿芽积分"体系的创新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全民参与碳减排的有效路径。该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采集用户在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绿色循环等多个领域的环保行为数据,将抽象的碳减排概念转化为具体可量化的积分奖励机制。用户通过日常的绿色低碳行为即可获得相应积分,并可用于商品兑换或参与公益活动,这种激励模式有效调动了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泸州银行通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西部地区碳普惠机制建设树立了标杆,更为全国范围内推广个人碳账户管理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该体系的成功运行证明了金融科技与环保理念深度融合的可行性,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金融力量。作为西部首个个人绿色积分体系,"绿芽积分"项目的成功实施体现了泸州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前瞻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跨界协作模式深化绿色金融生态建设
在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实践中,泸州银行积极探索跨界协作新模式,与黑龙江哈尔滨、安徽合肥、山东日照等地的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碳普惠机制的深化发展。这种跨区域、跨行业的协作模式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地域限制,形成了绿色金融发展的协同效应。通过与银行、证券、基金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泸州银行成功构建了覆盖全国多个地区的绿色低碳合作网络,共同策划和执行绿色低碳主题活动,推动绿色低碳成果的共享与推广。在绿色信贷业务方面,泸州银行创新推出了支持绿色建筑材料、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垃圾处理、太阳能设施建设等环保项目的专项信贷产品,为绿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种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不仅满足了不同类型环保项目的资金需求,更通过金融杠杆的作用放大了绿色投资的社会效益。泸州银行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为构建完善的绿色金融生态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其跨界协作的成功实践为全行业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样板。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