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4 18:23 IT产业网
10月24日下午,深圳罗湖区万象街,广东省首个米其林食遇美食节开幕,米其林星级餐厅美食带来一场顶级美食盛宴。“38元就能品尝北京米其林三星的招牌菜,这个价格太值了。”刚来深圳度周末的香港游客黄先生表示。
组团打卡的年轻人、探店寻味的上班族、过关买菜的长者……在罗湖全域,都能看到这样跨境消费升级的生动画面。
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港人在深圳非现金消费总额达122.73亿元,同比增幅81%,交易笔数突破1.04亿笔,其中罗湖区承接了近四成的港人消费客流。港人消费更呈现鲜明“周末经济”特征,节假日交易频次较平日高出30%。
“潮玩主场”:从“单一购物”到“沉浸式体验”
短短3天时间,广东首个米其林食遇美食节达成销售额超350万元,带动蔡屋围商圈客吸引流量超60万人次,同比增幅15%,销售额突破2亿元。活动还吸引了港人、外籍游客参与,带动了跨境消费。罗湖区三大口岸在活动三天内入境的境外旅客达45万人次,比活动开始前一周增长约7%。
本次美食节是罗湖区精心打造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的重要举措之一。此前,米其林指南宣布2026年将首次收录深圳,这将加快推动深圳本地餐饮品牌直面国际化、高端化的评价体系。而这将为罗湖区跨境消费市场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实际上,“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罗湖区,已经成为港人消费的首选地。通过“生态+文体+商业”场景融合,让跨境消费从“单一购物”升级为“沉浸式体验”,罗湖已成为深港青年追捧的“潮玩主场”。
暑期,近300名深港骑友举办了一场18公里的“深港共骑”生态之旅,加上东江水供港60周年纪念环节,让深港“山水同源”的情感联结更紧密。
而在一场“深港TECH ON云街风云会”上,大疆无人机表演和王者荣耀电竞赛决赛,吸引了两地游客“扎堆”观赏,另外一场“荧光漫游计划”,吸引数百深港市民化身“城市萤火虫”,开展夜间City walk。
此外,华南最大宠物全生命周期综合体“宠域知汇”,是港人“宠物消费+周末休闲”首选地,这里超50%商户聚焦香港消费者,开业首月便接待2000余名港人。
消费全链条通通优化,出行支付更便利了
港人爱来罗湖逛吃玩,在于罗湖的一系列细节优化。罗湖区商业体业态更新丰富、港味变多。上半年新开的罗湖益田假日广场、湖贝里等优质商场,纷纷引入香港老字号餐饮、港货专区,直供奶粉、药品等日用品;下半年国贸大厦改造、大中华环球金融中心C99商场和茂业天地等项目也在加速推进,深圳万象城国际街巷、“次元9号”主题楼宇、国贸酒吧街等特色街巷建设同步落地,为港人打造“家门口的消费圈”。
交通出行与移动支付便利化,则打通跨境消费“最后一公里”堵点。罗湖区开通无人巴士串联罗湖口岸、国贸、万象城、笋岗街区,并联合香港永东巴士打造“跨境文旅消费专线”,从莲塘口岸接驳至罗湖益田假日广场、东门步行街等商圈,形成“一横一竖”交通网络。
罗湖区的离境退税服务更是领跑全市。目前罗湖退税商店超338家、“即买即退”商圈3个,罗湖口岸离境退税点为全市面积最大,前7个月深圳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倍,“即买即退”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5倍;跨境支付通创新应用落地,支持港币直接收取,退税资金实现秒到账,进一步提升港人消费体验。
推出首发经济服务平台,让港人“常态化往来
罗湖区是深圳的商贸大区、商业旺区,消费成色最足、消费贡献最大、消费产业集聚度最高,其时尚商圈版图辐射全域,现代时尚产业集群中黄金珠宝、家具、工艺美术等细分领域高度发达。而且,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罗湖区三大口岸承载着全市近一半陆路口岸通关量。
近年来,罗湖区紧扣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建设目标,打出的“活动策划+业态调改+便利服务”组合拳,商务、文旅等职能部门牵头,联合街区、商场、企业形成合力,为跨境消费保驾护航。
仅2025年上半年,罗湖就举办118场促消费活动,还联动购物中心、零售企业等开展73次活动宣传。3月到7月推出的“以旧换新来罗湖 千万大奖等你来”抽奖活动,涵盖汽车及家电数码产品,最高奖励税前10万元,最终拉动汽车消费13.03亿元、家电数码消费1394.30万元,不少香港家庭专门来罗湖置换家电。
中秋、国庆期间,东门老街联动香港庙街、澳门官也街,以“三街拍住上,‘月’食越好味”为主题,通过美食、民俗、艺术强化三地文化同源性。罗湖区还打造了“深港共骑”“云街科技狂欢”等特色项目,赴香港举办了“‘券’力以赴 惠聚罗湖”旅游促销嘉年华,派发20000余册罗湖消费地图手册。
“我们将搭建‘罗湖首发经济服务平台’。”相关领导表示,该区正以系统性政策构建首发经济新生态,未来将重点聚焦“首店、首秀、首发、首展、首赛、首演、首创、首用”等领域,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且高质量的餐饮服务和产品。
流量激发活力,“深港枢纽”焕发新动能
根据最新公布数据,10月25日,深圳陆路口岸通关旅客突破2亿人次,相较2024年提前40天。坐拥罗湖、莲塘、文锦渡三大口岸的罗湖,2025年前三季度出入境旅客超7000万人次,这样巨大的流量优势不仅带来了消费的持续火热,也为罗湖产业优化升级带来了更多活力和机遇。
今年8月,首条L4级智能网联载人运营线路从罗湖口岸驶出,全车配备20多个高精度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360度无盲区,最远能实时观察到200米开外的情况;搭载技术方全栈自研自动驾驶算法,能实时分析路况、预判交通参与者动作。首批5条L4级无人物流车路线开通,具备高度自动驾驶能力,可识别红绿灯、自动刹停,主动避让行人及障碍物,即便雨雾天气仍能稳定运行。罗湖城区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多样的场景需求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前景广阔的“试验场”。
当前,罗湖正加快布局“2+2+N”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两大新兴产业,抢位发展低空与空天、细胞与基因两大未来产业,持续发力新材料、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等潜力产业。紧邻罗湖口岸的“过境土地”B1地块将建设深港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规划约3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将打造弹性多元化、适配研发和轻生产等全产业链环节的产业空间;清水河数字新城集聚了国家城安院、软通动力、芯茂微、中欧中心等一批龙头企业和平台机构,新材料产业大厦、罗湖新质科技大厦等优质产业空间加速释放。展望未来,在跨境流量的加持下,罗湖产城融合的便利正持续转化为吸引优企优才投资的强劲动能。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