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14:47 IT产业网
在新疆华电天山北麓戈壁基地的智能监控中心,值班工程师正通过浪潮计算机工作站对光伏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管理系统持续采集着光伏阵列的电压、电流等关键参数,精准跟踪最大功率点,动态优化发电效率,确保电站始终保持最佳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工作站内置的智能分析软件,快速识别电池板等组件异常状况,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环境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生成优化调整方案,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损耗。

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是新疆华电天山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山发电)承担建设运营的重要项目,也是我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项目新能源总装机容量610万千瓦,包含420万千瓦风电、180万千瓦光伏、10万千瓦光热,配套建设120万千瓦/480万千瓦时的电化学储能装置。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产生超过160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预计年节约标煤4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0万吨。
其中,18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有效提升了新疆电网的清洁能源比例,更通过“光热+光伏”多能互补的创新模式,为干旱荒漠地区的新能源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对实现清洁能源替代、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为保障对光伏能源的有效利用,天山发电着力搭建智慧运维管理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引进了一批以浪潮英政CE530H为代表的先进终端产品。浪潮英政CE530H是一款基于C86处理器打造的工作站,产品支持4个DDR4内存插槽与至高128GB扩展能力。在13.5升的小巧机箱内,CE530H配置了11个USB端口、4个PCIe插槽、4个SATA接口等 I/O 接口,可同时连接多种设备,为光伏电站项目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充足硬件保障。
在极端环境下,客户对工作站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攀升。据天山发电技术负责人介绍:“在光伏电站项目中,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胜任高负荷运转、具备强大兼容性和稳定性的硬件支撑平台。特别是在当前光储融合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管理系统必须能够适配N型电池等新型技术的接入需求。浪潮计算机工作站凭借着卓越的性能表现,支撑了多源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分析,为后续技术升级预留了充足空间。”
项目推进过程中,天山发电原计划采用塔式服务器作为终端设备,但在实际部署中发现存在成本高、能耗大、维护复杂等问题。经过与浪潮计算机技术团队的深入沟通,最终调整方案,采用工作站替代方案,不仅显著降低了采购与运维成本,同时实现了终端设备的安全可靠升级,符合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长期规划。通过对光伏组件的精细化控制和实时监控,天山北麓基地新能源项目光伏发电效率提升约45%,能源损失降低30%,有效节省了百万级的人工排查成本。
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项目作为我国能源绿色转型的标志性工程,展现了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随着“沙戈荒”大基地、海上风电、分布式能源等新型能源形式的快速发展,浪潮计算机将继续深化在能源行业的技术布局,推动更多高性能、高可靠、低功耗的计算设备应用落地,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