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5 15:55 IT产业网
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于近日在北京石景山正式投入运营。该训练场占地面积上万平方米,年产数据量超600万条。这一重要基础设施的落成,既是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关键落子”,也为全国各地训练场建设提供了“北京样本”,将加速人形机器人“具身大脑”进化,推动其早日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规模化应用,为未来万亿级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政府企业协同,共筑具身智能“数据引擎”
此前,国家《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以应用为导向加强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与价值释放。
据悉,训练场位于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由石景山区政府牵头,区属产业公司、北京银保产业园以及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乐聚机器人联合运营。区政府在项目建设中充分展现前瞻布局,高效整合政府、产业、高校、研究机构及金融五方资源,为打造自主可控的机器人训练基础设施提供全方位支持,旨在扩大高质量数据资源储备,增强地区具身智能产业竞争力。
“就像教孩子学走路需要大量练习一样,机器人也需要在多种场景中反复训练才能变得更聪明。”项目负责人介绍,“训练场就是要解决机器人行业目前面临的数据短缺问题。”
超万平方米多元场景,搭建未来产业“练兵场”
步入训练场,仿佛提前看到了“未来世界”。上万平方米的空间内,1:1还原了工业智造、智慧家庭、康养服务和5G融合四大类共16个细分场景。
从中兴的智能生产线到一汽集团的汽车车间,从顺丰快递的称重打包到联合利华公司的洗发水装箱,以及海晨物流的纸箱打包等场景,每一个细节都真实还原实际作业环境。这里也是国内覆盖场景最全、仿真程度最高的训练场之一。
训练场内,还能看到身高1.66米的“夸父”(Kuavo)人形机器人正在各个场景中刻苦“练习”。通过VR设备、动作捕捉系统等先进装备,机器人学习着空箱回库、物料分拣、称重打包、产品装箱等实用技能,执行成功率达95%以上。目前,这些机器人已掌握20多项原子技能,能够胜任搬运、巡检、导览、配送等多种任务。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