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品类发展报告2025》:1.5万家门店竞争,“万物皆可”能否助力品牌突围?_IB科技资讯

《煲品类发展报告2025》:1.5万家门店竞争,“万物皆可”能否助力品牌突围?

2025-08-06 17:34      红餐网


  近年来,煲赛道受到市场的诸多关注。为了探索煲的发展潜力,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了《煲品类发展报告2025》。

  作为自带烟火气的品类,煲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创业者的关注。一部分广东省内的煲品牌加速向省外扩张,长沙、上海、哈尔滨等地也涌现了一批实力品牌。一些其他餐饮赛道的品牌也推出了煲相关产品,煲赛道持续扩容。

  那么,当下煲的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发展动向?未来的发展又面临哪些挑战?为了探寻这些问题,红餐产业研究院推出了《煲品类发展报告2025》。以下为报告的部分内容展示。

  全国煲门店数接近1.5万家,近四成门店分布在广东

  煲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广州大排档,其核心特征是将食材放入烧热的砂锅中,利用猛火干逼,快速锁住食材水分并激发香气,形成锅气十足的菜肴。在烹饪的过程中,食材自身水分以及酱汁在高温下快速蒸发,产生“滋滋”声,这种声音的粤语发音类似“(juējuē)”,由此广东人将其取名为煲。煲的普通话读音是“zhězhěbāo”,粤语读音则是“juējuēbāo”。

  从诞生至今,我国煲品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源期、成长期、扩张期、深度调整期四个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细分赛道,赛道内涌现了不少煲专门店。

《��煲品类发展报告2025》:1.5万家门店竞争,“万物皆可�”能否助力品牌突围?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烟火气”追求的升温,煲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的热度呈现上升趋势。从2023年起,煲在抖音的搜索指数持续攀升,尤其在2024年6月至2025年7月期间形成多个波峰。截至2025年7月,抖音平台关于“煲”话题的单个视频播放量已达22.7亿次。

  在小红书平台上,消费者自发创作的美食测评、探店笔记与煲品牌官方的创意内容形成共振,放大了煲品类的影响力。截至2025年7月,小红书平台上关于“煲”话题的浏览量已达1.6亿次。

《��煲品类发展报告2025》:1.5万家门店竞争,“万物皆可�”能否助力品牌突围?

  煲热度的攀升,使得煲赛道吸引了大量入局者。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全国煲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31.9%、72%。截至2025年7月,全国煲相关企业存量同比增长了35.8%。

  随着入局者的增加,煲赛道也在不断扩容。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全国煲门店数已接近1.5万家,预计2025年全国煲品类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元。

  尽管煲赛道在持续发展,但目前其在规模化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全国门店数在5家以下的煲品牌占比达到96.3%,门店数在50家以上的煲品牌占比仅有0.4%。

《��煲品类发展报告2025》:1.5万家门店竞争,“万物皆可�”能否助力品牌突围?

  从门店分布来看,2025年煲门店数量排名前五的省级行政区分别为广东、浙江、江苏、广西、福建。作为煲的发源地,广东具有较为深厚的煲文化和较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其煲门店数量占到全国的39.6%,遥遥领先于其他省级行政区。

  具体到城市来看,2025年煲门店数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广州、佛山、深圳、北京、上海,其中广州、佛山、深圳的门店数合计占到全国门店数的24.7%。

《��煲品类发展报告2025》:1.5万家门店竞争,“万物皆可�”能否助力品牌突围?

  与此同时,煲品类的品牌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近年来广州、佛山、深圳、长沙、上海、哈尔滨等地均涌现了一批煲品牌。例如,起源于广东的煲品牌惠食佳、火煲、苑·广州煲、两手、腾粤菜·煲等,起源于长沙的火粤式煲,起源于上海的好好彩煲,起源于哈尔滨的胜等。

  目前,煲品牌多为区域性品牌。截至2025年7月,在红餐产业研究院监测的煲样本品牌中,超过75%的品牌的门店入驻城市数量不超过3个。近年来,部分煲品牌开启了全国化步伐,火粤式煲、火煲分别从湖南、广东起步,将门店开到了浙江、福建等省份,其门店覆盖城市均超过30个;苑·广州煲从广东起步,将门店开到了江苏、上海。

  在消费需求变化的影响下,煲品牌逐渐演变出正餐品牌和快餐品牌两种不同的模式,其消费层级也在发生变化。目前,煲门店的人均消费在各个区间均有一定的分布。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人均消费在60~80元之间的煲门店数最多,占比达35.3%。

  赛道呈现融合化发展趋势,品牌多策略拓展经营边界

  经过多年的发展,煲赛道发展出了两类走不同路线的煲品牌。以火粤式煲、火煲等为代表的煲品牌走大众化路线。这类品牌主打高性价比、快捷的服务,其门店设计讲究简洁实用,煲产品定价较低。其中,还有一些煲快餐品牌。例如,老丈母娘·鸡煲,门店人均消费不超过50元。

《��煲品类发展报告2025》:1.5万家门店竞争,“万物皆可�”能否助力品牌突围?

  以惠食佳、八等为代表的煲品牌则走的是精致化路线。这类品牌在煲产品上会尝试融入一些高端食材,并在菜单内增加一些摆盘精致的产品,同时用精致且气派的门店装修,给消费者提供精致化的就餐体验。例如,惠食佳(滨江大公馆店)在菜单内融入姜葱多宝鱼、脆炸金钱鳗等产品,门店装饰采用欧式吊灯、中式彩绘等元素,大厅设有锦鲤池,部分包间还可以观看珠江夜景;八(珠江新城店)在产品上加入了三文鱼刺身、椒盐无膏富贵虾等产品,门店设计成太空主题餐厅,集太空舱前厅、星空主题天花墙面等为一体,给消费者营造出置身于宇宙中的就餐体验感。

  近年来,煲品牌在品类融合、发展模式、品牌营销等方面谋求变局,在推动煲赛道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消费体验。

  1、煲呈现出“万物皆可”趋势,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在煲的起源初期,做煲产品的门店均为大排档,用的食材以平价食材居多。经过多年的发展,煲所用的食材已经渗透到多种类别,呈现出“万物皆可”的趋势。近年来部分品牌也会融入山野食材、地域特色食材,例如,茶港·点心·推出了山野春笋鸡、罗田板栗鸡;火煲、苑·广州煲等品牌均推出了生中山脆肉鲩。

  从口味上看,部分品牌在传统的咸甜、酱香口味以外,还尝试将辣味、酸味等风味融入煲产品中。在广东以外的部分煲品牌,会根据当地饮食口味对煲产品进行改良。例如,名四娘鲜辣煲将煲的做法与川菜的麻辣特色结合,推出了火辣辣鲜鱿、香辣鸡翅、鲜椒五花肉等川式口味的煲产品。

《��煲品类发展报告2025》:1.5万家门店竞争,“万物皆可�”能否助力品牌突围?

  2、煲品牌通过探索“煲+”模式,拓展经营边界

  近年来,煲品牌纷纷在菜单中加入了煲仔饭、干蒸菜、甜品、饮品等产品,以丰富消费者的就餐选择。例如,火粤式煲、火煲、苑·广州煲等品牌推出了顺德干蒸菜;作·煲、两手等品牌推出了粤式火锅,如无花果木瓜鸡煲、滋补石橄榄鸡煲等。整体来看,多数煲品牌的菜单目前由煲、煲仔饭、地方特色菜、汤品、饮品、甜品等组成。

  部分煲品牌在经营过程中融合了其他赛道或者业态的经营模式,持续拓展经营边界。例如,火粤式煲部分门店设置了“5元广式糖水自助区”“5元饮料自助区”,打造“煲+自助”模式;上海的八粉·小酒馆、嘉兴的玖则将煲与酒馆模式结合。

《��煲品类发展报告2025》:1.5万家门店竞争,“万物皆可�”能否助力品牌突围?

  3、加码短视频、直播、联名,品牌通过多渠道营销提升影响力

  随着餐饮消费的迭代升级,部分煲品牌通过短视频、直播、联名等方式开展品牌营销,以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火粤式煲、火煲通过在抖音投放煲产品的“猛火急攻”烹饪视频、达人探店评测视频,对消费者进行种草,并结合直播发放代金券的方式,实现线下“拔草”;2024年9月,YES与ELECTRO X粒刻联名,消费者购买指定双人套餐,可获得咒术回战镭射卡,通过IP联名构建与年轻人的情感共鸣;胜于2025年3月举办了“首届胜煲文化节”活动,设置进店消费开启“砂锅盲盒”、10万个煲进店消费免费送等环节,将产品体验与品牌文化传播深度融合。

《��煲品类发展报告2025》:1.5万家门店竞争,“万物皆可�”能否助力品牌突围?

  结语

  尽管近年来煲品类的热度在攀升,品牌化进程也在加快,但煲赛道的发展也面临市场教育不足、同质化严重等发展痛点。为此,红餐产业研究院给出了以下建议:构建完善的市场教育体系;探索用电加热,从产品、包装、配送等改进以拓展外卖渠道;持续深化“煲+”发展模式。

  (本文由红餐智库(ID:hongcanzk)原创首发,作者:红餐产业研究院)

IT产业网微信二维码logo

海报生成中...

分享到微博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一键复制
标题链接已成功复制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