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产业联盟秘书长段积超:阿里已在用200亿学费购买“下一个十年的入场券”

2025-07-11 18:00      IT产业网


  7月10日,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将阿里" target="_blank">阿里巴巴美国存托凭证的目标价由180美元下调至150美元。该行认为,阿里在截至6月的第一财季在外卖和闪购方面投入约100亿元人民币,这一举措导致其短期盈利承压。对此,网经社征集业内专家、投资人、分析师予以解读。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质生产力产业联盟秘书长段积超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独家专访。

  从消费侧来看,摩根士丹利没有深度洞察中国年轻消费者三大生活方式的引领,也没有深度关切中国政府提振消费的决心,或有商业短视之嫌。从资本侧来看,摩根士丹利短期看空实为长期明牌,或为资本市场的“反向压力测试”。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一、消费侧

  (一)用户撬动:三大生活方式引领消费升级

  其实,闪购不是电商新物种,2018年7月18日,美团正式推出“美团闪购”,定位为“30分钟万物到家”的即时零售服务,初期依附于美团外卖的流量和配送体系,主要覆盖超市便利、生鲜果蔬、医药健康等高频品类。但是,用户心智并不把即时满足作为重要选择,准确地说,即时零售在当时属于边缘场景,仅占消费的小部分,传统电商的“多日达”或“次日达”仍是主流。因此,阿里与京东并未重度跟进。

  但是,7年后的今天,90后已届26-35岁之间,相当一部分已经组建或者正在组建家庭;而00后的数码电子消费也在井喷增长。所以,以家居、数码为中心,继而波及全品类的新世代消费正在产生一些新的特征:这就是以“快节奏,宅生活,即时满足”三大生活方式引领的新世代消费正在领跑中国消费。

  由年轻人生活方式引领的即时消费正在中国构建电商新的增长极——即时零售市场,未来拼多多的加入将推动即时零售像印度市场一样,或能在未来10年内占据电商50%左右的份额。

  中国政府将以旧换新补贴扩大至15个品类,既是政府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即时零售市场攀升的“人字梯”。

  (二)商业本质:阿里在重构“时间价值”定价权

  阿里巴巴是一家特别重视战略驱动的一家公司,市场聚焦百亿投入拖累利润,却忽略阿里正用真金白银重估“即时需求”的溢价空间。尤其需要关注阿里巴巴的连环动作:菜鸟驿站升级即时配送节点、支付宝生活号与饿了么流量打通进度。这些连环动作将验证“战略性亏损”是否转化为生态控制力。当电商进入“分钟级配送”时代,谁掌控时效性供应链,谁就拥有定价权。利润率下跌40%≠业务溃败,而是主动将淘天流量导向高频场景。用中心化平台补贴打通“实物电商→本地生活”的账号体系,构建比美团更庞大的闭环生态。

  二、资本侧

  (一)逆向视角:投行“唱空”实为战略掩护

  摩根士丹利报告强调“投入翻倍致利润暴跌40%”,看似利空,实则透露阿里已进入“战略性亏损冲刺期”。投行刻意放大短期阵痛,实为压低市场预期,为后续业绩反转铺路。

  报告同时隐藏关键信号——云业务22%增速(高于行业均值)、资本开支持续上升。这意味着阿里正在 以短期利润换取技术护城河,尤其本地生活履约网络的基建投入,本质是对标抖音“即时零售”的防御性卡位。

  (二)资本博弈:华尔街的“压力测试”与阿里阳谋

  下调至150美元仍高于当前股价(7月10日收盘约106美元),实为倒逼管理层加速变革。对比历史,2015年亚马逊连亏20年时,投行同样用“目标价调整”施压贝索斯聚焦AWS——而今阿里云已成第二引擎。若投入高峰后(如2026财年)闪购市占率超20%,阿里将掌握“即时零售”标准化定义权,届时利润率反弹幅度将远超预期,形成戴维斯双击

  这不是危机,而是“新曙光”与“可控爆破”。所谓“新曙光”是中国电商市场的新增长极——中国即时零售新增长极正在形成。所谓“可控爆破”是指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恰似一组精准爆破指令——用短期业绩雷区清除投机筹码,为长期战略腾挪空间。真正的前哨战并非利润数字,而是用户心智中“淘宝=万物到家”的认知重塑。当对手还在计算季度ROI时,阿里已在用200亿学费购买“下一个十年的入场券”。

  专家介绍:段积超,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质生产力产业联盟秘书长。“互联网+”和新质生产力专家,《互联网+兵法》和《新质生产力商业兵法》作者。清华大学互联网+”主讲老师、北京大学互联网课题组专家和北京通州区运河计划领军人才。曾任两家500强企业电子商务“总司令官”,担任三普药业(600869)产业副总经理、远东电缆买卖宝总经理、格兰仕集团总裁助理兼电子商务总经理,并担任多家企业和政府互联网顾问。

海报生成中...

分享到微博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一键复制
标题链接已成功复制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