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AI数字菜谱+智能炒菜机,这家公司将加快中餐全球化步伐

2025-07-10 15:31      IT产业网


  7月10日,成都餐饮行业科技智能发展创新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上,四川熊喵大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熊喵大师”)发布“智慧厨房全链条解决方案”.

  该方案为中餐行业的竞争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AI数字菜谱和智能炒菜机器人主控烹饪环节,稳定解决了中餐出菜不易标准化、菜品品质差异大的难点,大幅降低了开店和养店的成本与风险;引入AI的分析和学习进化能力,为餐厅经营提供数据支撑,提升经营效率;再搭配后端的供应链能力和前端的品牌打造运营能力,形成中餐门店升级的全套解决方案。

  中式正餐的经营数据在过去5年中发生着巨大变化。由雀巢专业餐饮、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欧睿国际联合制作的《2025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精华版)》报告详细分析了其中要点:2020年到2024年间,中式正餐的门店数从124.8万家增至139.5万家,年复合增长率2.8%;客单价从56.4元跌至53.5元,年复合增长率-1.3%;店均出品数量从120-150下降至70-90,降幅约四成。

  不难看出,行业整体向连锁化发展的同时,门店数量增速慢,客单价下降,门店出品数量大幅下降,中餐市场已经到了即将大洗牌的前夕。

  熊喵大师的“智慧厨房全链条解决方案”应运而生。目前,该方案已服务全国100多个餐饮品牌、1000多家门店,业务覆盖中餐、火锅、粉面、酒吧、电竞酒店异业等多类业态,并拓展至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20+海外国家和地区,将助力中餐加快全球化步伐。

  技术突破瓶颈 把菜还原成数字

  “中餐的美在于其丰富性,掣肘也在于其丰富性——因为太丰富,所以难以标准化,进而难以规模化。”熊喵大师创始人黄天勇是餐饮行业的老兵,他表示这个痛点困扰了整个中餐行业几十年,但随着数字技术和科技的发展,黄天勇看到了一个新的解题思路:把菜还原成数字。

  “烹饪的本质就是食材、温度、时间的组合。食材可以标准化,配料可以标准化,如果能解决温度控制标准化的问题,那么中餐的很多菜品就能标准化了。”黄天勇沿着这个思路,从2019年起研发智能炒菜机器人,并最终成功创制出可实现“实时温控”技术的产品。它与目前市面产品最大的不同便在于实时温控,是在真实温度下操作,而非在数据推演的理论温度中炒菜。

  如今,在布置了这样的设备的餐厅后厨,一道菜就是一份数字菜谱,操作员将配好的新鲜食材按指令投入锅中,炒菜机器人便自行根据设定好的程序添加配料,完成炒制。在40℃-300℃的温度区间里,炒菜机器人可以灵活控温,完成火爆、干煸、烩熘等中式烹饪核心工艺。

  为了提升数字菜谱的研发能力和菜品口味,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厨师长、中国烹饪大师、四川省川菜非遗传承人张中尤大师与邓正庆、杨元华、李光前、陈波、桑治均、李红等多位烹饪大师共同组成了“熊喵大师非遗大师工作室”,持续研发新菜,升级经典菜,来不断充实和优化数字菜谱库。

  改变竞争逻辑 从人力密集变为科技创新

  当菜品变成数据,可以分析和优化之后,门店便真正具备了数字化发展的条件。在客单价下降的周期内,门店迫切需要打造爆品菜品吸引客流,同时简化菜单,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与门店备货压力,提高毛利率。那么问题来了:哪些菜品是最适合这个具体门店的呢?

  这时,在研讨会上全国首发的AI数字菜谱便派上了用场。它从数字菜谱升级研发而来,具备AI大数据分析与学习能力,可以分析每个具体门店的点单率、复购率、客单价等多维度数据,拟定出最适合这个门店的菜单建议,可有效提升门店经营效率,令决策更清晰,更科学。

  一个主打自贡口味川菜的连锁品牌率先试用了这套解决方案,效果良好。试点门店出餐速度从以往5~10分钟一道菜提升为平均2~3分钟可出一道菜,出餐效率提升40%以上,人力成本降40%,厨房面积压缩30%,秒级能耗监控使食材浪费降低25%,门店综合效率提升超过30%。

  一个约200平方米的门店,后厨只需5台炒菜机,配两组人,分别负责切配与投料,便能轻松在15分钟内把菜上齐,极大提高了门店效率与顾客体验,也提升了后厨的卫生水平。

  中国内地主持人、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刘仪伟在研讨会上表示,这套智慧厨房全链条解决方案将解决中餐发展的三个核心环节问题:一是菜品标准化难的问题;二是门店经营决策门槛高的问题;三则是餐饮行业人才培养周期长、培养难度大的问题。

  张中尤认为,未来,高级的餐饮人才将主导新菜品研发与餐饮文化传承,而大量餐饮一线从业人员的门槛可降低,从“会做菜”变为“会用机器”,各司其职。而对未来的餐饮行业来说,科技创新比人力密集更重要。

  助力川菜出川出海走上快车道

  在研讨会上,黄天勇透露,这套智慧厨房全链条解决方案将首先从川菜开始应用,“川菜一菜一味、百菜百格,如果在川菜中能有效应用,那我们就能复制出去,也服务其他菜系。”事实上,川菜历来是中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八大菜系之首,也从新中国建国开始就作为文化交流的抓手之一,远走全球,承担着中华美食文化对外交往的重任。在万亿级的中餐市场中,川菜是唯一一个门店数占比超过10%的菜系,市场规模超1300亿元。

  四川省和成都市也相当重视川菜、川调的发展。今年3月28日,《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由四川省相关会议通过,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4月15日,成都市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召开。四川省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强化经贸合作,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力以赴推动“蓉品出川”“蓉品出海”,抓好重大项目招引,以更实举措吸引和利用外资,实现更大力度“引进来”、更高水平“走出去”。

  川商总会执行秘书长唐俊表示,“川菜出海”不仅是中华文化名片、成都美食名片,也是带动“蓉品出海”的产业名片。四川熊喵大师围绕AI数字菜谱与智能炒菜机器人为核心的智慧厨房全链条解决方案,将有效提升中餐业态的标准化能力,令川菜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刘仪伟谈到,科技进步为餐饮发展提供新的路径,传统的技术秘密会随着科技进步而逐渐被解码,这是必然趋势。作为从业者,要首先能在新形势的竞争中活下来,发展壮大,才有资格谈传承、坚持与创新。如果行业能跨过这个认知局限,或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长周期。

  “标准化、规范化是川菜出海的首要条件。”张中尤表示,不是海外的消费者不认识我们,而是我们做的不够好。通过AI数字菜谱和智能炒菜机器人的引入,将推动川菜出海的步伐,这也是餐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海报生成中...

分享到微博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一键复制
标题链接已成功复制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