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0 12:06 IT产业网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这无疑为低空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产业各界如何理解和践行国家对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呢?为此,我们专访了中兴通讯副总裁、无线及算力产品经营部战略架构总经理唐雪,她提出了安全、规模、成本效益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考量的观点,并结合中兴通讯的实践经验进行了阐述。
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底线,需要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
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安全事件也越来越多,去年国内某机场出现无人机扰航事件、今年五一期间某景区观光直升机坠毁事件等,低空安全问题确实面临极大挑战。唐雪提到,我们需要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看低空安全问题,安全是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而不是束缚,我们应该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来筑牢安全防线,平衡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从而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唐雪认为在低空安全管控方面需要做好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定规则,制定低空安全运行标准规范,包括空域划设、无人机运行识别信息上报、隔离飞行规范等,同时明确低空安全管控责任主体、执法规则、执法手段等。
第二:强装备,就是提升飞行器本体的安全可靠性,这里特别强调信创,如飞行器导航系统、操作系统、航电系统等关键系统的国产化,既要避免失控,也要防止被控。
第三:建设施,构建低空安全运行和监管的数智化基础设施,保障高密度、异构化飞行安全。
当前,中兴通讯在低空装备领域研制的航电系统、操作系统具备高性能和自主可控。同时,以5G-A通感结合频谱侦测、光电探测等构建的多元融合感知系统可以为不同的低空安防场景提供高可靠的探测和反制。去年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构建的横琴低空通感+光电的雷视联动探测系统,为澳门回归25周年大型活动提供了低空安全保障。
没有规模谈不上经济,价值场景、基础设施和商业闭环是实现低空经济规模化的关键路径
我们现在看到低空经济数千亿的规模主要体现在上游飞行器制造端,确实我国研制的无人机在全球占据70%以上份额,但是低空经济下游业务应用还停留在碎片化阶段。没有下游应用端的发展,低空经济难于持续规模化增长。针对这个问题,唐雪提出要从价值场景、基础设施和商业闭环三个方面协同来推进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
首先是价值场景的培育,当前应优先聚焦高价值、高反差效率的低空业务和区域。例如,末端物流配送可瞄准医疗急救物资、紧急文件、高科技测试样本等高价值、高溢价物品,干支线物流配送可聚焦在相邻城市间物流即时送以及跨越江河山川等 “高反差” 自然环境区域。
其次是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要致富先修路,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当前急需建设低空规模运营的监管服务平台、起降设施、通导监及气象设施等基本的低空基础设施。
还有就是构建商业闭环,低空经济的商业逻辑类似于高速公路,各地陆续成立的低空运营公司是构建商业闭环的关键角色,类似于高速公路公司。目前这些公司的完全运作尚待时日。
中兴通讯在很多低空网络建设中,以价值场景业务应用为切入点,已经构建了相应场景的商业小闭环。例如在山东泰山,泰山管委会、中国移动、丰翼科技和中兴通讯合作,通过5G-A通感网络支持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构建了景区配送的价值应用模式。
低空经济是以较小的基础设施投资成本拉动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根据前瞻研究院等咨询机构的分析,在2024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构成比例中,上游飞行器制造业占比88%,飞行业务应用和业务保障的占比分别只有个位数。据预测,到2030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其中飞行器制造占比约55%,低空业务应用占比约40%,而基础设施保障仅占5%左右,也就是说以1千亿左右的低空基础设施投入带动2万亿的低空经济产业。
而从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成本分析,按照低空基础设施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张网的构成,以深圳为例,设施网规划到2026年建成1200个起降点,航路网和服务网已经招标建设中(一期投资5亿),空联网这块据估算5G-A通感基站预计2000多个可实现全域覆盖。据此可以粗略估算在低空基础设施投资中,起降设施占比最高达到60%以上,而核心设施空联网和低空平台投资占比分别不到20%。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