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14:45 IB科技资讯
7月9日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上涨0.1%,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转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上涨0.7%,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受此利好消息影响,早盘上证指数重回3500点,但在外围美国关税威胁升温下,市场情绪有所压制,收盘时3500点得而复失。从盘面表现看,AI应用、CRO、IP经济、金融科技、工业母机等概念股活跃。
展望后市,中银国际表示,AI应用端具备海外映射催化与渗透率提升催化,AI-agent作为生产力核心形态正加速落地,2025年夏季即将发布的GPT-5有望成为AI产业链重要催化,7月AI产业链行情或可期待。
谈及长期的产业发展趋势,有机构认为,其中之一就是中国自主科技能力的提升趋势。中美本轮贸易战的本质是科技战,低值商品和初级工业品领域在关税谈判中有较大的回旋空间,但科技领域的对华限制甚至封锁的风险持续存在。中国的自主科技逻辑在此轮贸易战中进一步被强化。伴随中国自主科技能力不断提升,围绕中国自主科技能力提升的投资逻辑会逐步转向对原创甚至领先的技术能力的重估,2025年DeepSeek、军工、创新药行情就验证了这一点。其他具备类似潜力的新兴产业包括AR眼镜、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无人机、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等。
汇安基金行业主题组基金经理单柏霖分析指出,抓住产业趋势渗透的加速期,往往会享受到业绩加速上涨与估值上调的“双击”。而科技自立、自主可控的实现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给大家带来创造性的成长,标志着整个技术革命开启了新的时代,2025年也将成为AI应用商业化落地之元年。当前市场呈结构性机会,海外算力、芯片设计、智能驾驶、机器人等领域优质标的或可关注,同时需跟踪国内算力拐点与AI场景落地等领域。
面对结构性机会迭出,这也给主动管理型基金带来了更多的操作空间。单柏霖在管的汇安成长优选混合型基金(A类005550,C类005551)就属于含“AI量”较高的主动权益产品,积极布局了人工智能相关的算力、算法以及应用端相关资产。据国泰海通证券7月1日发布的基金业绩评价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汇安成长优选A近一年收益率59.27%,在同期可比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中高居前2%,具体排名为25/1916。
作为聚焦半导体和AI等新科技行业的投手,单柏霖系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具备理工科专业学术背景。毕业后曾在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研究所担任系统开发工程师,后加入券商担任行业研究员,从事科技相关行业与个股研究。2020年7月加入汇安基金后,单柏霖负责科技板块行业与股票研究工作。多年的历练,让单柏霖形成了“以景气度研究为基,洞察估值演绎逻辑,同时审视长期维度确定性”的铁三角投资框架,擅长结合景气度和估值变化建立主动投资决策。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AI领域专业投资门槛较高,且鱼龙混杂,借助像汇安成长优选混合型基金这样专业团队及基金经理加持的产品来曲线入市,或许是把握AI长期产业趋势的高效途径之一。
风险提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海报生成中...